“我們大家都很心痛,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助力萬安橋重獲新生!苯,在得知全國最長木拱廊橋——福建屏南萬安橋失火被毀后,慶元廊橋師傅胡淼毛遂自薦,表示愿意用自己的營造技藝助力“國!比f安橋災后重建。

胡淼在濛淤橋重建現場繩墨
“萬安橋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橋,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在古代橋梁建筑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焙嫡f,目前,閩浙兩省七縣的22座廊橋正抱團申遺,其中就包括失火被毀的萬安橋。

胡淼在造橋
胡淼說,萬安橋是全國最長的古木拱廊橋,橋長98.2米,單孔最長跨度15.2米,而由他們團隊新建的九龍廊橋(位于麗水蓮都),則是目前已知的亞洲最長的木拱廊橋,全長203.75米,其中中間跨度最大,長達39米。

胡淼在濛淤橋架三節苗凌空走獨木橋 王培權 攝
“我們參與了慶元‘國!琮垬、裊橋、半路亭橋,以及福建壽寧‘國!瘲蠲分輼、泰順‘國!龡l橋等30多座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修建!焙嫡f。
作為慶元首位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胡淼從藝30多年,已修建了30多座各種類型的廊橋,還完整地傳承了傳統造橋習俗,從而體現出流傳千年的廊橋文化。

慶元濛淤橋重建上梁胡淼講解建橋結構 鄭承春 攝
30多年來,胡淼堅持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的生產性保護,將民間松散的施工隊組建成廊橋古建公司,擁有一支固定的造橋隊伍,被列為市級非遺傳承基地和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使該技藝得到活態保護與傳承。
據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全國僅有4人獲此殊榮,目前健在的只有2人,其中一人就是胡淼(第五批),另一人是福建省屏南縣的黃春財(86歲,第二批)。出生于造橋世家的黃春財也是萬安橋的守護者和修建者。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