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林菇共育’蘊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薄跋M麘c元‘林-菇共育系統’盡快加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大家庭!薄耙訌娹r業文化遺產品牌建設!薄

8月31日,一場關于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宣講課在慶元舉行,駱世明、李先德、劉某承等來自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的專家,既為“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把脈開方,也帶領大家一起領略農業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更帶來對農業文化遺產如何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思考。

“傳統農業中隱含豐富的生態農業經驗!瘪樖烂饕跃唧w事例分析了傳統農耕文明中的生態農業理念。他說,中國傳統農業遵循“上因天時、下盡地利、中用人力”的“三才思想”和“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思想”,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借鑒自然、保護自然。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是菇民千百年來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目前正在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為什么在慶元而不是其他地方?傳統上如何避免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實現可持續生產?傳統香菇生產如何影響飲食、文化、民俗?現代如何維系香菇可持續的生態與生產?駱世明希望慶元從這四個問題入手,不斷深化對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利用傳承。
農業文化遺產不僅記載了農業發展的歷史,也啟示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GIAHS保護發展與鄉村振興目標一致!痹陉U述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的內涵、資源優勢和價值后,李先德對GIAHS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作了深入分析講解。

他談到,在GIAHS保護發展中,可以通過資源開發提高農民收入的多樣性,通過延長產業鏈增加農民就業,通過創新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李先德祝愿慶元的“林-菇共育系統”成功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并希望通過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帶動慶元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農業文化遺產如何“活”得更好?其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至關重要。
劉某承認為,農業文化遺產生態產品分為產品生態安全、區域生態調節的公共性產品及物質原料、精神文化的經營性產品。

“要加大對生態產品實現基本能力建設投入,通過職業教育加強產業人才培養,系統摸清生態資源資產家底!眲⒛吵斜硎,慶元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更應該創新“生態+”模式,釋放生態紅利,進一步強化提升公共生態產品生產供給能力,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產業。

當下,農業文化遺產愈發受到關注,保護傳承任重道遠。慶元食用菌產業中心主任葉曉星表示,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對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申遺有了更明確的指導方向,將繼續深入挖掘慶元“林-菇共育”系統的農耕文化內涵和價值,致力實現遺產地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編輯:周愛琴)